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是以暴雨、洪水为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区。每年4~9月为汛期,5~6月为洪水多发季节,春汛和秋汛也时有发生。2012年,赣州市年平均降水1967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25%。年实测径流量431.33亿立方米,赣州市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衡,汛期(4~9月)实测径流量为275.94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64%,非汛期径流量为155.39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36.0%。各河川径流量补给主要是降水,属雨水补给型。 据对域内赣江、贡水、章水、上犹江、桃江、梅川、桂坝河、浈水、绵江、平江、濂江、湘水、琴江、崇义水、九曲水、寻乌水等17条重要大中河流及18个县(
2019.06.24
更多雨水收集系统的含义是指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初始废弃-过滤---储存---再利用。完成了这四个阶段,即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即雨水收集系统。再利用工艺流程图雨水管--------污水管--------雨水放弃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储存模块--------消毒处理--------水点工艺流程图说明:初始雨水经过多个预处理步骤,以确保收集的雨水质量。储水模块用于储水。它有效地保证了存储的水质,并且不占用空间。结构简单,方便,更环保,更安全。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容易地将雨水送到供水点,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对雨水库的水位
2019.04.23
更多对于城市排水,尤其是雨水,海绵城市可以具有比较好的蓄水、吸水、净水能力,遇到特殊情况时释放、利用的效率更高。提出海绵城市这个理念,对城市排水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不仅有助于更合理的分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还有利于有效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实现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文章简要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应用现状和城市排水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排水的建设和应用,为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随着雨水收集系统的发展,雨水收集系统也产生了分类,雨水收集系统的分类有较强针对性,可以有效处理不同汇水面的雨水和不同地区不
2019.04.23
更多浙江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体一样具有吸水、蓄水、释水的能力。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于浙江而言,海绵城市建设尤为重要。”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及时转变原有的城市发展理念,积极推广与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水系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转变了传统的排水防涝思路和污染治理思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遵循“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
2019.04.2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