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和雨水收集
189-6616-4049   高厂长 
雨水收集系统模块和扬尘监测系统厂家收集公司
新闻展示

海南三亚打造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样本:丰兴隆桥头公园的成功实践

浏览数量: 34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2-25      来源: 本站

 丰兴隆桥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位于三亚市吉阳区丰兴隆榆亚新村小区附近,如今已成为市民休憩、健身的好去处。
然而,丰兴隆桥头公园更大的功能在于吸纳和疏导洪水。
据了解,丰兴隆桥头公园建设目标为:该公园设计范围内自身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70%,并控制周边31公顷初期雨水,中央水系拥有4000立方米雨洪调蓄空间,可实现该区域30年一遇防涝标准的目标。
这样的建设目标是如何实现的呢?
该公园设计原则为:一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结合公园内的生态水系,设置集中过滤型水处理设施,结合分散的绿地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公园海绵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二是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生物滞留设施、人工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渗透、滞蓄与净化,降低项目开发对水文状况的干扰和破坏。三是先绿色后灰色,先地上后地下。雨水径流优先通过地上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渗透、滞蓄、净化,多余雨水再通过地下管网进行安全排放。四是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绿色设施的净化作用,将净化后的雨水储存后用于公园内的绿地浇灌或景观补水。
具体而言,该公园“海绵化”建设包括大小两部分。
“小海绵”系统,从六个方面实施——
绿色屋顶,在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屋顶设计花园式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游客服务中心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下凹绿地,在场地开敞的低洼地设置多处下凹绿地。下凹绿地是指具有一定调蓄容积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
雨水花园,设置在公园内地势低洼的开敞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
生态草沟,沿公园内道路两侧设置生态草沟。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
植被缓冲带,沿公园内景观水系两侧设置植被缓冲带,即生态驳岸。利用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
透水铺装,公园内广场、荷载较小的园路等采用透水铺装,有效减小地表径流。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
“大海绵”系统——
指周边小区的雨水通过市政雨水管网,首先接入本项目范围内的地下雨水分流设施B1。B1将进入项目区域的雨水导入3个不同设施:地下混凝土池B2与B3、桥下的开放式雨水池B4。超出项目调蓄能力的干净雨水,直接溢流排入周边河道。
如今,建成后的丰兴隆桥头公园成为一个巨大的“海绵体”,在三亚市两河四岸流域中成为改善水质、缓解雨水径流的“生态细胞”,开放后的公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参观者的赞赏。该公园可满足2年一遇24小时降雨不外排,公园内可以做到“小雨不径流、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首页

  189-6616-4049   高厂长  
  0571-85355886 
版权所有 @汇联环保 2021 浙ICP备18020212号 浙江工建材料生产厂家